最近这两年对于咱们养殖人来说日子不好过,受行情和疫情的影响,养殖大部分处于盈亏边缘,甚至有些养户已经入不敷出,出现严重的亏损。今年更是如此,养殖行情低迷,而饲料原料(豆粕、玉米等)步步攀升,让咱们养殖人如雪上加霜。其中豆粕创近十年来新高,大大增加了养殖成本。行情差,终端养殖不赚钱,养户降低饲料成本愿望迫切;原料上涨,供应不足,饲料厂急切需要原料生产,所以替代豆粕势在必行。豆粕能被其它东西替代吗?
豆粕是主要蛋白质饲料来源,其蛋白质40%~48%,赖氨酸2.5%~3.0%,色氨酸0.6%~0.7%,蛋氨酸0.5%~0.7%。它的优点是主要成分,易消化、吸收快、抗原性低,有效刺激肠道内有益菌的增殖,调节体内微生态菌群的结构,增加整个消化道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分解、合成、吸收和利用。现在饲料为了提高效果的大部分厂家用的是全豆粕型饲料。
菜粕的粗蛋白含量在34%-38%之间,特点是蛋氨酸含量高(仅次于芝麻饼、粕),赖氨酸含量亦高。而精氨酸含量低,是饼、粕饲料中含量最低的。菜籽粕的有效能值偏低(淀粉含量低、菜籽壳难以消化利用)。矿物质中,钙和磷的含量均高,硒和锰的含量亦高。特别是硒的含量是常用植物饲料中最高的。
棉粕蛋白质含量一般为44.32%,仅次于豆粕的蛋白质含量48%,而高于菜籽粕的蛋白质含量36.04%。精氨酸含量高达3.6%-3.8%,而赖氨酸含量仅有1.3%-l.5%,只有豆粕的一半。
饲料配方的设计是按照可消化氨基酸来设计的,遵循蛋白、能量、氨基酸、维生素、微量元素、钙磷等平衡的原则,根据不同动物对营养的需求标准来决定添加使用量。所以只要能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都是可以用的,在最初饲料配方中也有很多用杂粕的,只不过是利用率的高低。当前养殖户喜欢用高蛋白饲料,所以全豆粕型饲料越来越受欢迎,棉粕、菜粕、花生粕就慢慢被取代。我们养殖人要清楚,饲料蛋白质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决定饲料的品质,饲料的好坏要看吸收利用率的高低,如果饲料蛋白质含量高动物吸收不了,就会给胃肠道增加负担,时间长了反而会引起肠道问题。用杂粕来替代豆粕完全可以,关键看用多少怎样用。